- 王哲;刘煜东;罗坤;郭占成;
高效去除杂质元素是材料回收领域的核心问题,文中介绍了一种用超重力技术分离废铝合金中杂质元素的新工艺,采用两步分离的方法:第一步用超重力技术从废铝合金中分离Cu、Mg等低熔点杂质元素,第二步用超重力技术分离第一步所得目标样品中的高熔点固体杂质(富铁相)。经过两步分离,废铝合金中杂质元素Fe、Mg、Cu、Zn和Si的杂质去除率分别为62.6%、43.3%、32.4%、16.2%和12.4%,Al收得率为80.1%,回收Al纯度为95.52%。
2023年05期 v.43;No.252 361-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HTML全文][下载 1681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王海飞;程思远;唐惠庆;
在生产过程中,高炉加装含碳团块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减少CO_2的排放。利用高硅矿粉和非焦煤粉,通过低温热处理制备高炉用含碳团块,考察团块在模拟高炉条件下的性能变化、反应行为和微观结构演变,并对2 500 m~3高炉加装含碳团块冶炼效果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团块具有良好的冶金性能,含碳团块体积持续收缩,最终收缩率为48.2%;含碳团块的抗碎强度由每个1 870 N增至4 210 N。团块内铁氧化物还原的起始温度为573 K、气化的起始温度为1 023 K。在反应过程中,团块内依次形成烧结结构、渣相网络结构、金属铁网络结构,其中,铁橄榄石对烧结结构和渣相网络结构有强化作用。针对2 500 m~3高炉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温(<1 073 K)区,团块可提高高炉煤气利用率;在高温(>1 073 K)区,团块可促进烧结矿还原、抑制焦炭溶损反应。
2023年05期 v.43;No.252 369-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HTML全文][下载 1588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 ] - 刘璐华;周伟;刘永刚;徐文文;杨庆;赖朝彬;
短流程电弧炉炼钢在节能、环保及生产效率方面优势明显。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增强及废钢供给量的不断增加,电弧炉炼钢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绿色化生产将成为未来电弧炉炼钢发展的主要方向。电弧炉绿色化生产的核心在于如何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以及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大量研究表明,废钢破碎分选技术、焦炭替代技术、二噁英治理技术、废钢预热-连续加料技术及余热回收技术在实现电弧炉绿色化生产方面效果显著。文中阐述5种具有代表性的电弧炉绿色化生产技术发展概况,重点介绍其特点及应用效果,同时,对未来电弧炉绿色化生产进行了展望。
2023年05期 v.43;No.252 377-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HTML全文][下载 1331K] [下载次数:48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 ] - 康玉铮;钟怡玮;郭占成;
文中研究了钾长石-磷酸钙-石墨体系焙烧提取钾的工艺,通过助熔剂焙烧-水洗浸出-钾盐结晶分离工艺提高钾的提取率。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还原剂用量、焙烧温度、钙硅摩尔比、助熔剂加入量对钾挥发率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富钾板岩)∶m(磷酸钙)∶m(石墨)=3.2∶1∶0.9、助熔剂氯化钙的加入量为钾长石质量的40%、反应温度为1 350℃、焙烧时间为2 h时,钾的提取率超过95%,且磷酸钙中大部分的磷被还原,该工艺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2023年05期 v.43;No.252 385-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HTML全文][下载 1419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谢小云;聂燕萍;胡海滨;彭锦红;曾宇翔;邱云灏;李明周;
在稀土磁性材料压型生产过程中,一般通过导出压型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历史数据,分析质量不合格产品产生的原因,其效率低、实时性差、准确度低,缺乏对质量不合格产品记录、跟踪及统计的数字化手段,无法及时优化生产控制参数。通过开发稀土磁性材料压型生产数据网关,获取压型机PLC生产数据、环境数据及生产要素数据等,使用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技术上传到云端服务器,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分析、呈现以及报警等功能。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在实际生产环境中稳定运行,采集及上传数据及时,丢包率低,系统可靠性较高,可有效提升稀土磁性材料压型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023年05期 v.43;No.252 394-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HTML全文][下载 2048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张亭;赵晓凤;柴衡山;
为了弥补现有BP神经网络(传统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岩爆预测模型的不足,选取应力系数(σ_θ/σ_c)、脆性系数(σ_c/σ_t)和弹性能量指数(W_(et))为模型预测指标,收集46组实例样本数据集,对传统的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建立岩爆预测的动量梯度下降(BPM)神经网络模型,总体预测准确率达84.78%,优化效果良好。最后将模型应用于3个实例工程中,预测结果与现场结果吻合。
2023年05期 v.43;No.252 405-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HTML全文][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