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文利;尹延斌;张炯明;封明阳;
为研究钢包的双孔底吹气量对钢包混匀时间、波高及卷渣和渣眼形成的影响,优化底吹工艺,以国内某厂 150 t 钢包为原型建立了钢包物理模型,模拟现场底吹工艺,综合混匀时间、波高及卷渣和渣眼的变化规律分析得到较优底吹气量。 结果表明,底吹气量越大,混匀时间越短,当底吹气量从 0.6 m~3/h 增加至 1.2 m~3/h 时,混匀时间大幅度缩短,瞬时波高及波动较小,之后随底吹气量的增大,混匀时间减少,速率变缓慢,而波高大幅度增长;临界渣眼的底吹气量和临界卷渣底吹气量不同,随着底吹气量增大,渣眼面积和卷渣深度均变大。 综合分析表明,实际底吹气量选择1.2 m~3/h 较为合适,在波高、渣眼面积、卷渣增加不明显的情况下,大幅度缩短了混匀时间。
2022年04期 v.42;No.245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3K] [下载次数:17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9 ] - 郑晓楠;胡煜;赖朝彬;
随着稀土钢产量的增加,连铸过程水口结瘤问题越来越受重视。 文中阐述了稀土钢引起水口结瘤的研究现状, 并总结了预防结瘤的相关措施。 稀土钢水口结瘤物的主要成分是 RE_2O_3、RE_2O_2S、RE_2S_3及 REAlO_3。 钢液中稀土在水口表面吸附并与耐火材料反应是产生水口结瘤的根本原因,因此,降低稀土与耐火材料的接触面是控制水口结瘤的关键。目前,对水口吹氩气保护、材料改性或施加电流是预防结瘤较为有效的措施;碱性和低润湿性材料的使用也是预防稀土钢结瘤的措施之一;另外,施加电流能使水口壁表面形成玻璃膜,抑制稀土夹杂物在水口壁上黏附,亦能达到控制水口结瘤的目的。
2022年04期 v.42;No.245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K] [下载次数:40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1 ] - 蒋青;袁亚强;都海龙;左海滨;
通过探究晋城无烟煤和焦粉燃烧特性与氮排放之间的关系,为烧结生产以煤代焦过程控制氮氧化物排放提供理论指导。使用压汞仪和拉曼光谱仪对两种无烟煤和焦粉的物理、化学结构进行分析;采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3种燃料燃烧特性参数;利用热重-质谱联用技术研究燃料氮排放规律,获得3种燃料的NO排放区间。压汞法及拉曼光谱分析表明:两种无烟煤的物理、化学结构相较焦粉更有利于燃烧反应进行;3种燃料的燃烧性能由高到低分别为无烟煤A、无烟煤B、焦粉;NO以及前驱体HCN排放区间随着燃烧性能下降而增加,而焦炭NO以及HCN排放区间明显高于两种无烟煤。
2022年04期 v.42;No.245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5 ] - 潘玉柱;蒋友源;罗大军;章鹏程;杨礼平;王经鑫;梁高铭;
高炉是一个气-固-液三相逆流的反应器,高炉料柱的透气性对高炉生产至关重要,但高炉内部各个区域的透气性影响因素不同,除了料柱本身的性质,鼓风参数、渣铁排放、热制度等高炉的具体操作亦会对高炉的透气性产生影响。文中综合阐述了高炉内各个区域和操作参数对高炉透气性的影响,系统地指出高炉各个区域和操作因素对透气性影响的限制性环节,旨在提供异常炉况诊断和保障高炉稳定顺行的操作思路。通过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提高炉料冷、热和反应前后强度,提高炉料粒度和均匀性,降低粉末入炉,控制有害元素入炉,提高品位、降低渣量的同时控制合理的熔渣成分,保障合理的热制度、装料制度、出铁制度和鼓风制度以获得有利于透气性的煤气分布,从而提高高炉的透气性能。
2022年04期 v.42;No.245 2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4K] [下载次数:33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9 ] - 顾斌;郑笑芳;刘珂;张露星;吴海波;
采用MULTIPAS退火模拟器、拉伸试验、扩孔试验的方法以及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检测手段,研究了连续退火生产时炉内带钢运行速度对500 MPa级冷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炉内带钢运行速度在90~150 m/min范围内变化时,试验钢的组织形态为铁素体+马氏体(贝氏体),铁素体晶粒的平均尺寸均在11μm左右,试验钢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基本保持不变,而抗拉强度存在明显的变化;当炉内带钢运行速度在110~150 m/min时,炉内带钢运行速度与抗拉强度成正比,炉内带钢运行速度每提高20 m/min,试验钢的抗拉强度提高10 MPa;随着炉内带钢运行速度在90~150 m/min范围内增加时,试验钢的扩孔率平缓降低。
2022年04期 v.42;No.245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5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周军;潘军;邓南阳;张文英;沈思宝;
介绍了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马钢)65 t转炉硅热法补偿终点温度的技术,通过向钢水中加入2.75~2.98 kg/t硅铁合金,并以0.73~0.97℃/s升温速率向熔池吹氧,利用硅与氧气反应放热,达到快速补偿转炉终点温度的目的,实现了“保碳出钢”。与传统补吹工艺相比,转炉终点平均脱碳率下降0.03%/min,氧含量平均下降6.697 8×10~(-4),钢铁料消耗平均下降45.39 kg/t,为转炉低成本、高效率冶炼生产提供保障。
2022年04期 v.42;No.245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 ] - 王海龙;张茜;杨峰;齐建群;张静;
采用高温烘烤和中性盐雾表征变形后DX53D+AS耐蚀性的变化,通过磷化电泳和喷涂工艺研究变形后DX53D+AS涂装性能的变化。耐蚀性结果表明,变形量越大,出红锈的时间越短,耐蚀性越差;变形时润滑条件越好,相同时间内红锈的范围越小;变形对抗高温氧化性影响不大。涂装试验结果表明,铝硅镀层的板材在变形后有利于磷化和涂装工艺,变形试样的涂装性能均优于平板。
2022年04期 v.42;No.245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2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